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湖南省衡陽市建設學校成立于1985年,為國有財政撥款公辦學校,現已發展為集全日制中專、函授、遠程網絡教育專本科、職業技能培訓于一體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性學校。學校先后被多次評為市住建局目標管理考核先進單位、市級安全文明校園、衡陽市成人教育先進單位,是湖南省建筑企業特種作業培訓機構、湖南省建筑企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崗位資格遠程網絡考試衡陽唯-考點和培訓機構。
校園占地面積8畝,建筑面積6千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注冊學生438人(中職生208 人、成教生230.人),教職工23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5人,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3人,注冊二級建造師4人,注冊監理工程師4人。近年學校有多人參加了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主要開設建筑工程施工專業。
我校從1985年開始一直開辦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目前該專業有專業教師20人,校內實驗實訓場地200平方米,校外實訓實習基地4個,在校全日制中職學生208人。學校依托該專業積極開展建筑工程類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培訓,2019年培訓人數2387人。
1.2學生情況
學校在市教育局和市住建局正確領導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年招生規模在100人左右,2019.年畢業生98人,鞏固率達97%。學校面向農村富余勞動力、中職畢業生等人員,開展各類專業技能培訓及創業培訓, 2019年非學歷類培訓人員2387人。
2018、2019 兩年招生情況表
2018、2019 兩年在校生與畢業生、鞏固率情況表
1.3教師隊伍
現有教職員工23人,專任教師15人?!半p師型”比60. 2%、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10%、專任教師碩士以上學歷比8%、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教師比5%,基本形成了“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但也面臨骨干教師新老交替,優秀專業教師難以引進的困難。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學校秉承“勤學善思、篤行卓越”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學生遵紀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積極參加黨團組織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思想道德素質良好。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職業能力顯著增強,學生專業技能比賽成績斐然,學生參加省市國家級技能競賽,2019年省級中職院校技能競賽獲三等獎,市級中職院校技能競賽.獲二等獎、三等獎。2019 年全省文化基礎課普測考試,學校精心組織,達到預期目標。職業能力考試合格率95%,職業資格證獲證率97%,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96. 5%,畢業率98. 7%,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2.2在校體驗
通過座談會、學生調查問卷等形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教育質量,完善生活和學習保障設備,推進有效課堂建設,學生滿意度不斷提升。
學生滿意度統計表
2.3資助情況
2019年度學校學生享受助學金7.1萬元,其中享受助學金人數71人,享受免學費學生423人次,免學費資金50. 76.萬元。引進社會資助3.0萬元,受助困難學生6人。學校設立獎學金,2019年共發放3900元,獎勵對象9人。國家資助政策幫助許多學生實現了夢想,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通過國家實行的資助政策,來學校學到了技能,在企業中找到了工作,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2.4就業質量
2019年畢業生98人,就業學生人數為98人,初次就業率97%,其中對口就業率90%,初次就業起薪2000元,本地.就業60人,異地就業38人。
2.5職業發展
學校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進行職業意識、.技能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崗位遷移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近三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起薪從2000元/月增加到2500元/月,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為99%,有30%的學生晉升到管理崗位,有1%的學生在畢業半年后創業成功,有3%的學生在畢業三年后創業成功。
3.質量保障措施
3.1教育教學改革
完善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4個,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構建教學標準體系,確定了以培養專業核心技能為主線,以相關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為線索,構建按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的工作流程,構建了以工程過程為導向的工學交替、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進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2教師培養培訓
完善了教師培養機制、保障機制和動態考核機制,加強教師培養的過程管理,積級組織8名教師參加了各級專業技能培訓,14名教師參加了企業頂崗實踐。學校發揮老帶新的優良傳統,起到對青年教師指導、示范、培養的作用。
3.3規范管理情況.
是持續加強基礎管理,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精細化治理體系;進一步優化部門職責,明確崗位職責,優化工作流程,落實好部門和崗位責任;進一步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二是持續規范教學管理,進一步落實好基本教學規范,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嚴格執行學生實習管理相關規定,完善實踐教學和管理,強化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管理。三是創新加強機制建設,出臺名師隊伍、專業帶頭人建設鼓勵辦法和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資助辦法,完善教師培訓機制,推動員工隊伍建設;完善校企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工作督導機制,推動行政效能的不斷提升。四是建立整改工作制度,積極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強化學校各層級管理系統間的質量依存關系,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3.4德育工作情況
學校德育工作機構健全,分工明確,措施落實。德育隊伍建設規范科學,以班主任隊伍建設為龍頭實現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按照教學大綱足時足量開設德育課程,健全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文化氛圍更加濃郁。組織學生參與衡陽市文明風采大賽。注冊志愿者達到40人,經常組織志愿者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保護母親河,文明交通勸導,希望工程一元捐等,學校榮獲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3.5黨建情況
學校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夯實了黨建工作。以“兩學一做”為指導,開展全校性政治理論學.習活動。發揮黨員先進性,通過黨員的帶頭與輻射,提高全校教職工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素質,學校黨支部連年評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思路,把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放在首位,積極開展與建筑企業、建筑施工基地的合作,形成了“專業+企業”“專業+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采取了“邊學習,邊實踐,邊上崗這種工學交替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下基地、下企業實習,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皩I+企業”、“專業+基地”的合作模式還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實訓基地的共建、師資的培養和教材的開發等方面,現已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多個,初步達到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的目的。依托企業和基地對接崗位,積極探索了“工學交替、校企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初步實施了“三年三循環”教育過程模式。該專業學生全程實行三年三循環教育過程模式,通過識崗、協崗和頂崗三個階段完成職業素質和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依據現場施工操作,從不同工種、不同管理崗位進行循環式教學。
4.2學生實習情況
合作企業共接受實習學生81人,企業滿意率96%,學生及家長滿意率100%。合作企業還指派專業技術人員與學校實習指導老師共同對學生實習進行指導,同時還參與了對學生實習的管理和考核。
5.舉辦者履責
5.1經費
我校屬于行業辦學,無財政生均經費撥付,教職工工資由市財政城市維護費差額撥付,造成我校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僅能維持最基本的教學活動。
5.2政策措施
完善了“校長負責制、管理民主化、決策科學化”的運行機制,制定了《學校管理章程》,進一步完善了校務會議.的議事規則,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6.特色創新
6.1以賽促訓,全面提高技能教學水平
作為中職學校,我們培養目標是掌握一技之長的高素質勞動者,即是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企業家的眼里,獲技能競賽省級以上獎勵證書的學生在技能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更受企業的親睞,技能競賽獲獎者的底薪也比一般畢業生高。中職學校如何使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為優勝者,并帶動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創造專業的品牌,提高學校的辦學信譽與效益,學校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嘗試,以賽促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根據國家技能競賽的規劃,確定學校參賽項目,根據學?,F有專業及條件,作出整體規劃。一是競賽苗子的選拔。在校級競賽基礎上,選拔那些心理素質穩定,自我調控能力較強,充滿自信心,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心,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扎實,動手操作能力強,具有感悟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二是競賽苗子的培養。在技能競賽的培訓過程中,根據競賽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將培訓過程劃分為基礎知識階段,知識整合階段,技能訓練階段。每個階段都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盡可能地按時按質完成階段性目標,以達到培訓總目標的實現。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自學、質疑和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訓練、指導學生選擇和運用高效率的學習策略、協調好教、學、練、考各環節之間的關系。技能競賽試題一般內容新、難度大、范圍廣、問題的綜合性和探索性強。我們對參賽選手進行多次高難度的模擬考核,聘請外校專業教師監考和評卷,并實行淘汰制,以此來訓練選手適應高難度的競爭。三是將競賽苗子的培養方法應用于平時的學生技能實訓,提高學生整體技能水平。我校近幾年的專業技能抽查合格率都在90%,在我校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專業老師在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不計報酬,在2019年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獲得省級技能競賽中職組建筑工程測量小組賽三等獎,市技能競賽中職組建筑工程測量小組賽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個;建筑工程CAD項目小組兩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6.2鑄魂塑形,德育興校
為了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保障作用,學校緊緊圍繞“誠信鑄魂、禮儀塑形”的德育主線,抓過程,抓效果,以靈活多變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常規德育教育中做實德育目標。學校積極構建德育工作的“五三模式”,即三觀一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三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三優-- -優良秩序、優美環境、優良習慣,三規范一- -文明習慣規范、學習習慣規范、安全行為規范,三評議- -- -評議班級、 評議班主任、評價學生綜合素質。通過班會課、讀報課等多種形式強化學生的行為規范、良好學風、文明禮儀、勞動觀念、尊師愛校等良好風氣的形成,重點抓學生自覺性、責任感、職業道德、心理健康、競爭意識的教育,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感恩知報思想。在校園活動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開展職業禮儀訓練、職業語言訓練、職業心理輔導、職業拓展訓練四大素養訓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禮儀、語言、心理、團隊合作等系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職業素養。同時將思想道德教育有機融入到職業素養類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如舉行職場禮儀比賽、“弘揚工匠精神”演講比賽、職業團隊拓展比賽、文明風采競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進一步整合學生的思想和價值體系,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就業觀、人生觀。
通過引導教育,學生的日常行為發生了轉變,穿著得體,舉止文明,能夠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校園文化濃郁,教室窗明幾凈,宿舍舒適整潔,校園安保工作得到切實加強,幾年來未發生任何安全責任事故。
7.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7.1加快專業教學團隊的水平建設步伐。
明確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能力素質培養及評聘指標,優化師資培養途徑,同時,重視兼職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積極引進大師、高水平人才參與學校的課程教改等各項工作。
7.2加強現代學校治理能力建設。
進一步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完善校長依法負責制、行業企業專家咨詢制、中層管理者競聘制、教師民主管理制、社會第三方評價制、學生自主管理制等組織形式,真正實現決策、執行、監督、評價的多元管理格局。
衡陽市建設學校
2020年2月12日